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

小六仁班  第十七週  親職文章     禮貌        國語日報家庭    文/簡世明
  十月下旬,一群高中生向本校借場地,說是要舉辦迎新活動。從一開始接洽,就讓本校同仁大開眼界。
    這是大臺中地區頗負盛名的高中與女中聯手舉辦的活動,總務主任震懾其「威名」,認為名校子弟必然不同凡響,於是答應出借;沒想到電話中的應對真讓大家嚇了一大跳!
   主辦活動的學生打電話到本校,同事老師一接起電話,對方竟然劈頭就問:「學務主任在不在?」  
    蕭老師心想:「這是哪位長官打電話來訓斥?」於是小心應對:「她現在不在坐位上,請問您哪裡找?」  
    「我×中的!」蕭老師一陣驚愕,以為對方是×中的校長。
  「那她什麼時候回來?」對方接著問。
  「這我不清楚,請稍後再打好嗎?」同事客氣的回覆。
   「喔。」對方就把電話掛了。老師轉述時一臉無奈,圍繞的聽眾也紛紛搖頭。
    說實話,即使是教育部長打電話來,說話的口氣也不會如此直接。現在的高中生是怎麼了?為什麼連最基本的電話禮儀、應對進退都不懂呢?
  正確的說法應該是:「請問貴校學務主任在嗎?」「我是×中的學生,我叫某某某。」「打擾了!既然主任不在,我稍後再來電,謝謝!」這才是讀過書、受過教育的人應該有的態度。
   總務主任接著說:「這有什麼,前天晚上九點多,他們居然打電話到我家,問我:『你有沒有學校的平面圖?馬上寄給我。』我沒好氣的說:『檔案在學校,不在家裡。』沒想到對方竟然說:『那你明天一早寄給我可以嗎?』」
  大家聽了十分驚訝,總算見識到現今高中生的「功力」了!
  再怎麼說都是高中生要向人租借場地,是他有求於人,怎麼可以大剌剌的跟人要資料?而且認為別人一定要協助他,一切好像都是理所當然。
  這一次的正確說法應該是:「主任您好,我們需要貴校的平面圖,才好辨識方位。可以請您幫個忙嗎?」「不好意思,因為時間很趕,作業不及,能麻煩您儘早寄給我嗎?謝謝!」
   謙遜的口氣、恭敬的態度,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。
  同事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,總務主任語重心長的說:「我倒不怪他們,這是整個教育制度、父母教養態度的問題。像這種全國知名的明星學校,學生個個是天之驕子,他們滿腦子就只有『讀書』,只要把書讀好,一切就沒問題了。有人告訴過他們,在真實的世界裡,學問只是末節,做人的態度才是重點嗎?」大家頻頻點頭,深以為然。
  主任又說:「那天,我讀高中的兒子坐公車回家,人坐上車了,公車卻遲遲不出發,原來是要等某商工的學生放學。我在他每天下車的站牌等得心焦,透過手機,我要他問問司機何時開車。你們猜,我兒子怎麼問?」大家都好奇的看著主任。  「剛好手機沒關,我清楚的聽到他說:『司機,啊什麼時候開車?』居然連『司機先生』都不會說,差點把我氣昏了!」

  看來,不知應對進退、說話欠缺禮貌是現今孩子的通病。只是在檢討他們之餘,不妨想想是孰令致之?

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

【小六仁】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第十六週         1113日 至 1117
        愛的叮嚀        姓名:         家簽:
親愛的孩子:
今天老師先以村上春樹小說裡其中一句我很喜歡的話做為開場白:「人不是因為變老而停止跑步,而是因為停止跑步才開始變老。身體這東西是一種極其實務性的系統,必須靠花時間,斷斷續續地、具體地給與痛苦,身體才會開始認識和理解那訊息,然後我們才逐漸一點一點地提高運動量的上限,跑得更遠、更快。
大腦的學習也是如此,你必須一點一點的給與刺激,才能讓它更加活化,所有學科的學習也像跑步,「不出發,不會怎樣;出發了,很不一樣。」只要你肯一點一點持之以恆的努力,你才會認識它、理解它,然後得到成就感。
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拿出你該有的「態度」,發揮你的「毅力」吧!再一週就要進行第二次段考了,請務必更努力、加油,尤其是男生們!祝福大家
福慧增長、課業進步、家庭幸福美滿!
愛你們的阿老師上106.11.17
※ 提醒注意事項:
1. 請以下參加跳繩個人賽(團體賽)的八位孩子:彥甫、士閎、宥林、今睿、容佩、姍右、佳宜、誼芊,利用假日加強練習,為自己也為班級榮譽而努力(八位孩子的總成績,就是本班的團體成績),希望未參加的同學都能給予他們鼓勵,平時有空就利用下課時間陪他們到戶外練習吧!
2.長繩比賽的部分,請每組的7位同學自下週起每節下課都能到教室外面一起練習,長繩比賽最需要的就是默契,只剩最後兩週,請務必利用時間加緊練習。
3.期末園遊會本班攤位名稱暫定為:戰鬥陀螺射擊館。
4.期末園遊會二手商品義賣開始募集物資了,家中若有不須使用的物資,歡迎帶至學校,每天國中部的哥哥姊姊將會至各班教室收取。
5.181127日起將進行本學期的第二次評量,請各位孩子提前進行準備。
6.本週親職文章:《別忘記重要的做人禮貌》。
7.謹記:假日請不要一直看電視,另外更要注意使用電子3C產品的時間,切勿沉迷。在家中更要「主動分擔家事,並注意自己對家人的言行態度,努力做到「孝親、尊師、友愛」。
※連續幾週末學都分享了與禮貌相關的文章,希望班上每位寶貝都能成為彬彬有禮的好孩子,這也是我班級經營的目標。你是否是個有「禮貌」的孩子?請下70字以上的感恩、懺悔與發願。




(   )
小六仁班  第十六週  親職文章  別忘記重要的做人禮貌    作者:洪蘭
    一位記者寄她的採訪大綱給我,開頭第一句話便是「你外子任教育部長時……」,我看了很驚訝,「外子」是對別人謙稱自己先生的詞彙,只有太太可以用,別人是不行的。文字是記者吃飯的工具,怎麼連這個都不懂呢?後來又看到一個笑話。有個男生在麵館看到想追的女生,同學慫恿他前去搭訕,他鼓起勇氣轉過頭對那女生說:「喂,你叫什麼?」女生驚訝地回答:「我叫牛肉麵。」雖是笑話卻很令人感慨,因為打招呼、稱呼別人是人際溝通的第一步,想不到現代人連這個基本禮貌都不會了。 
   古人教孩子是先教應對進退,《三字經》中就說「為學者,必有初,小學終,至四書」,古人是六歲進學,先學灑掃、應對、進退,學好了,才開始學認字。古人都是先從應對來看一個人的教養。在我小時候,父母說:「跟長輩說話一定要站起來,老人家沒有坐,你不能坐,沒有小孩大剌剌的坐在椅子上而長輩站著的道理。」這個禮儀學會了,讓座根本不是問題,公車上何須還得貼「請讓座給老弱婦孺」的標語呢? 
    衣著整潔也是一個基本的禮儀,最近碩士班甄試竟有學生穿著T恤、短褲、夾腳拖鞋前來口試,這不僅是對老師的不尊重,也是對自己的不尊重。如果你都不尊重自己,別人怎麼會尊重你呢?有些人甚至已經是別人的老師,也不知道這個禮儀。有個大學的助理教授要升等,到院教評會去報告他的案子,居然穿著無領T恤、破洞牛仔褲、涼鞋就上台了。他如此不尊重自己,當然別人也不會尊重他,他的升等就沒過了。 
    這種待人接物的禮貌其實就是品格,古人說:「童蒙養正」,孩子啟蒙時就要先教「正知正見」,以後就不會偏差了。難怪北歐國家的父母如果願意留在家裡自己帶小孩,政府會給父母零用錢,因為家教太重要了,影響孩子的一生。 
   啟蒙的重要性在於大腦掌管記憶的海馬迴到四歲左右才成熟,但是四歲之前我們已學會很多東西,那時的學習機制主要是模仿。研究者已在人類大腦中發現鏡像神經元,找到模仿的神經機制,所以父母的身教非常重要。這也是罵人「沒有家教」會引起打架的原因,這句話把父母也罵了進去,隱含了連父母也沒有教養,因為如果父母有教養,孩子耳濡目染,自然也有教養。

    現在政府在推品德教育,從學理上來看,它必須從家庭做起,父母帶頭有品德,孩子才會有品德。如果連古人都知道「小學終,至四書」,禮貌學好了才教《四書》,我們要怎麼反其道而行,沒有先教應對進退,就塞一堆植樹問題、排比、映襯……這些出社會後用不到的知識給孩子,而把最重要的做人的禮貌給忘了呢?

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

【小六仁】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第十五週         116日 至 1110
        愛的叮嚀        姓名:         家簽:
親愛的孩子:
弘明俯拾身邊的種種,不難發現美好的事物是如此的多:師長的叮嚀、飛花落葉、父母家人的愛語、……不管耳聽目視、一本好書、一句好話,我們都應該十分珍惜,感恩的存在心頭,我們的生命才得以茁壯。千萬不要去接觸、傾聽這些骯髒汙穢的言語,因為這些汙染一但深入人心,就算用再大的力氣也無法清除。期望班上每位孩子未來都是一位彬彬有禮的紳士、淑女,而不是成為一位毫無修養的莽夫。
要記得:抱怨,會讓自己更不自由,會讓人人變懶散,會使我們不能前進。它就像惡魔一般,在我和天使之間挑撥離間、搬弄是非。
請心存感恩看待一切萬事萬物!希望大家都能協助你心中的天使,戰勝挑撥離間的惡魔,勇於接受眼前的困境與挑戰,使自己更加進步,朝著自己的目標理想前進。
「知足,能夠減少抱怨;善解,就能夠減少紛爭;停止抱怨,能夠讓世界更美好。」最老師用以上幾句話與大家共勉之,加油!
家庭幸福、福慧增長、課業進步!
愛你們的阿老師上106.11.10
※ 提醒注意事項:
1.還未繳交畢業照費用200元的孩子,請盡快繳交。
2.目前本班期末園遊會的美食攤位如下:
j紹豐的媽媽:滷味         k佳宜的媽媽:全天然的玉米濃湯
3昆廷的媽媽:提供紅茶、烏龍茶包各50  4彥甫的媽媽:手工餅乾(似洋芋片)
5今睿的媽媽:滷豆干、蝶豆花星空飲      6琳雅的媽媽:手工餅乾
7瑀庭的媽媽:素粿       8本班孩子一起合作包的水餃
  感謝如此多的家長對本班的護持,如果您有任何的意見歡迎您與末學連絡,感恩!
3.本週親職文章:《現代小孩為何沒禮貌?》。
4.謹記:務必注意使用電子3C產品的時間,切勿沉迷。另外,在家中一定要「主動分擔家事,並注意自己對家人的言行態度,努力做到「孝親、尊師、友愛」。
※請你針對請本週三「性平教育宣導」,寫下70字以上的感恩、懺悔與發願。






(   )
小六仁班  第十五週  親職文章      現代小孩為何沒禮貌?       /李佩芬
少子化浪潮席捲下,小家庭成為主流,每個孩子在家庭受到的關注與寵愛遠高於過去。缺乏應對進退的練習機會,是家庭中禮貌教育最大的難題。議事殿堂與媒體所創造的紛擾戲碼,也是形塑無禮社會的「最佳代表」。
有趣的是,即使媒體上看起來爭鋒相對的政黨,「私底下在立院碰面,也會有禮貌的打招呼」。
畢業於師範院校、曾五次被公民監督聯盟選為最佳立委的趙麗雲坦承,分秒必爭的發言結構,使立院許多打斷別人發言、爆發肢體衝突的無禮鏡頭,有不少是「演戲」、「不得不」的結構性因素,理性問政的過程,很難在媒體曝光,非理性才能「搏版面」。
禮貌的養成,要從三個層面切入:「情感」的同理、「認知」的理解與「行為」的操練。
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系教授但昭偉舉例,「大學生不讓座」曾經成為喧騰一時、品格教育淪喪的指標。但他認為,道德指控並不能改變行為,他曾經深入與大學生討論讓座的問題,發現不讓座背後的原因,有需要不同層次與重點的教導。
「禮貌通常都針對下對上的態度,卻甚少聽說上對下要有禮貌,」親職專家楊俐容舉例,教育部國語辭典對「禮貌」的解釋為:「表示尊敬的態度或行為」,並與「規矩」並列為相似詞;反映出既有文化中,談禮貌都是從「成人的需求」出發。
《親子天下》專欄作家李坤珊,曾為文〈別逼孩子打招呼〉探討禮貌,連續半年成為網路熱門文章。
「很多人只看到禮貌的外在打招呼形式,卻忽略了更重要的關鍵:內在感受的交流,」李坤珊直指核心。根據《親子天下》網路調查,四成七的家長認為教導禮貌「很困難」。而家長教導孩子禮貌最常用的方式:以「身教示範型」最高超過八成;主張「習慣成自然」者居次;願意苦口婆心不斷提醒孩子的,約佔三成五。
要示範「身教」的大人,本身是好典範嗎?調查詢問受訪者「長輩做法若不盡合宜,會在公開或私下場合,向晚輩表達歉意」的比例,近七成認為「比例很少或極低」。
顯示「長輩們」所要求小孩的作為,自己都很難做到。在責怪小孩沒體貌之前,大人也需要時時「自我提醒」。
親職專家楊俐容建議,當孩子有不禮貌的行為時,大人若能根據孩子的不同發展階段、個性特質、場合是輕鬆或嚴肅等差異,調整應對與引導方式,比較容易事半功倍。禮貌,是有來有往的雙向道。隨著孩子年紀漸長,如何跳脫「這是規定,照做就對了」的他律型禮貌,轉而朝或許不拘於形式,但卻源於相互尊重而產生的的自律型禮貌邁進?
專家建議,至少可從以下三大原則做起:
一、禮貌不是服從外在形式,重點更在情感交流;
二、禮貌不是單方面說教,重點更在說理與討論;
三、設立界線的過程中,重點在看到彼此內在的價值。

「教出好禮貌」,不是泛道德的訴求和指控就能成事。家長和老師都需要更細緻的方法、更能同理的心情,才能培養從內心認同、懂得尊重的好小孩。

2017年11月3日 星期五

【小六仁】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第十四週         1030日 至 113
        愛的叮嚀        姓名:         家簽:
親愛的孩子:
記得老師前幾週與大家說過「自己的決定,自己負責。」你是在為你的未來建立基礎、為你所構築的夢想一步步的前進?還是依然在渾渾噩噩的過日子呢?
孩子們,請打開所有人類的歷史,不論古今中外,你能找到「不勞而獲」的例證嗎?相信你一定聽過「守株待兔」的典故,或許故事中的國人有一時的機運或僥倖,但其下場終究還是一敗塗地,血本無歸呀!
教室後方的公布欄,寫著你們的目標與理想。築夢一定要踏實,只要肯努力,終究會有幸福的明天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請你務必要深信因果,「播什麼因,得什麼果。」目前的你如此的幸福、平安順利,請你一定要珍惜得來不易的福氣,因為再多的福報要是任意揮霍,沉淪也只在一朝一夕。
最後,在本週老師仍要以下面這些話來勉勵大家:
思想決定行為,行為養成習慣,習慣造就未來的成功與失敗。」願大家牢牢記著這句話。
家庭幸福、福慧增長、課業進步!
愛你們的阿老師上106.11.3
※ 提醒注意事項:
1.發下11月份月費繳費三聯單。
2.這週和孩子們討論園遊會的活動,每班都須準備「遊藝」及「美食」兩個攤位。活動當天,孩子們是小老闆,每個人會輪值一段時兼顧攤位,招呼客人來玩遊戲或享用美食,並從中學習語文表達、禮節、工作流程、時間掌握等等。之後,我會陸續和孩子討論如何來設計我們的遊藝攤位,讓大家玩得開心。至於目前需要家長協助如下:
j「美食製作」:一個攤位可以賣多種美食,感恩許多家長對斑級的護持,如果還有家長願意提供的,可告知孩子,末學再找時間與您聯絡,讓本班的美食能更加豐富,感恩!
 k「攤位輪值」:目前有九位家長願意參與攤位輪值服務,末學會盡量將您和孩子分配在同一時段,其它時間就是您與孩子親子活動的自由時間。若其他家長也願意再加入輪值,可填寫於聯絡簿,十分感恩您的投入。
3.本週親職文章:《如何培養孩子的禮貌──敬重自己 尊重他人》。
4.週記題目:《如何培養孩子的禮貌──敬重自己 尊重他人》讀後心得
5.謹記:務必注意使用電子3C產品的時間,切勿沉迷。另外,在家中一定要「主動分擔家事,並注意自己對家人的言行態度,努力做到「孝親、尊師、友愛」。
※請你針對請本週三「讀經觀摩」,寫下70字以上的感恩、懺悔與發願。





(   )

弘明俯拾身邊的種種,不難發現美好的事物是如此的多:師長的叮嚀、飛花落葉、父母家人的愛語、……不管耳聽目視、一本好書、一句好話,我們都應該十分珍惜,感恩的存在心頭,我們的生命才得以茁壯。千萬不要去接觸、傾聽這些骯髒汙穢的言語,因為這些汙染一但深入人心,就算用再大的力氣也無法清除。期望班上每位孩子未來都是一位彬彬有禮的紳士、淑女,而不是成為一位毫無修養的莽夫。


小六仁班  第十四週  親職文章  如何培養孩子的禮貌──敬重自己 尊重他人    
    在談培養孩子禮貌的具體方法之前,要先提出一個重要的觀念──禮貌的本質其實很簡單,就是「敬重自己、尊重他人」。建立了這樣的觀念,再來談如何培養孩子禮貌,才能發揮禮貌內在的精神與意義,而不致使禮貌變成表面的形式。古人認為:「禮,理也,宜也。」意思是說:人與人相處時,必須要有一套規範準則來約束彼此的行為。禮,就是這規範準則必須是合理的、合宜的。所以,禮貌是以「敬重自己、尊重他人」的基本態度,來理群已關係的合宜方式。
   
父母還該瞭解,禮貌的培養是長期的教育薰陶,並非一蹴可幾的。父母在日常生活如果有良好的言行示範,孩子在耳濡目染中,自然就懂得如何待人接物,並且也知道禮貌是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的。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,父母是最先被認同與學習的對象,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具有引導的作用。所謂身教重於言教,這一點是為人父母在培養孩子禮貌時應該警惕的。
    再者,父母應該隨時幫助孩子,建立孩子的自信心。有些孩子在公共場合中表現得很拘謹、害羞甚至緊張。這時,父母若要孩子和陌生的長輩打招呼,孩子或許會低著頭不知如何是好。父母在面對這樣的孩子,應該多給他鼓勵,千萬不要責怪他,這樣才能幫助他克服羞怯,建立自信心。
   
當孩子有了「敬重自己、尊重他人」的正確觀念後,就可以用具體的方法來培養他的禮貌。一般來說,可以分為兩方面同時進行:一方面讓孩子熟悉一些習慣用語,如「請、謝謝、對不起」,另一方面教孩子一些基本動作,例如站立時左手握住右手置於身體前方,自然下垂,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因為緊張害羞而不知手擺哪裡。接下來,我們來看看如何將這些習慣用語和動作應用到日常生活。
   
站、坐姿態
正確良好的姿態,對孩子的體格發展將有很大幫助。不良的姿態不僅不好看,而且也會影響到發育,甚至會使身體產生病痛。所以古人說:「站如松,坐如鐘」是有其道理的。
在教導前面提到的站立基本動作時,提醒孩子隨時抬頭挺胸。倘若孩子有彎腰駝背的現象,不妨每天利用五至十分鐘,背靠著牆面站立。這種方法可以改善孩子的姿態。
在坐姿方面,可以教孩子把坐下的動作分解為兩部分:先讓他慢慢坐上椅子的二分之一,然後再調整身體往裡頭坐。若孩子坐的椅子稍大稍高,就以孩子坐著雙腳能著地為原則。
   
打電話
現今便用電話聯絡的機會頻繁,在電話中彼此見不到面,所以說話的措詞及語氣就顯得相當重要。
打電話時,教他表明自己要請某人聽電話後,應向對方說聲:「謝謝。」如果正好他要找的人不在,應該向對方說明自己的身分,請對方留話給他要找的人,例如:「我是他的同學王小明,請他回來後打電話給我好嗎?謝謝。」
要請他人接聽電話時,教孩子記得先將話筒摀住,以免聲音過大而透過話筒傳到對方耳中,讓人覺得刺耳。
   
若是遇到以下的情況,可以告訴孩子這樣處理:
有人打電話給媽媽,媽媽不在家,這時可以告訴對方說:「對不起,媽媽剛好出去買東西,一會兒就回來,請你留個電話好嗎?謝謝。」若是媽媽正好在洗手間,這時可以告訴對方說:「對不起,媽媽正在忙,請待一會兒再打過來好嗎?謝謝。」而不要說:「媽媽在上廁所耶!」這樣是不禮貌的。
   
拜訪
孩子難免會有單獨到親友或同學家做客的機會,在拜訪人家時,應提醒孩子注意以下幾點:
告訴他不管是拜訪親友或同學,都應先徵得對方同意,並先約定好拜訪時間。拜訪時要準時到。若是早到了可能對方還沒準備好,或是遲到了讓人欠等,都是失禮的。
到了同學家後,提醒他應該要和同學的家人問好,例如到李大同家拜訪,見到李大同的父母、兄姊或弟妹,可以稱「李伯伯」或「李叔叔」、「李媽媽」、「李哥哥」、「李姊姊」,可以跟著李大同喊他弟妹的名字。如果李大同忘了向家人介紹他,他也可以自我介紹一下。
告訴孩子想參觀人家的房間,應先詢問主人的意見:「對不起,我可以參觀一下嗎?」徵得同意後,最好由主人陪同。未經主人的許可,不可隨意翻弄別人的東西。拜訪結束後記得要謝謝主人的招待。         總而言之,培養孩子禮貌的方法與細節是不勝枚舉的。父母應該注意的是隨時孩子鼓勵,並且不忘自己以身作則,這樣必能讓孩子成為一個進退有節、謙恭有禮的人。
摘錄《漢聲精選世界最佳兒童圖畫書媽媽手冊》